垦利县更新化工有限公司N-甲基吡咯烷酮、环己胺联产项目二期
(1万吨/年N-甲基吡咯烷酮项目)调试公示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5日
垦利县更新化工有限公司原名垦利县东垦更新化工厂成立于2002年425日,原厂位于垦利县垦利镇德州路西段,是垦利县招商引资企业。
2012年,根据东营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工作的意见》及市搬迁办文件要求,垦利县东垦更新化工厂进行关停、搬迁。2012年9月选址在垦利县胜坨镇精细化工园, 投资15000万元新建1万吨/年N-甲基吡咯烷酮、1万吨/年环己胺联产项目,项目占地面积53.4亩。
2016年7月,垦利县东垦更新化工厂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变更为垦利县更新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垦利县胜坨镇工业园区胜利路以南,和苑路以西。公司法人张更新,注册资本4500万元。
本项目立项于2011年11月8日,登记备案号:1105500005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东营市环境保护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于2012年6月完成了《垦利县东垦更新化工厂N-甲基吡咯烷酮、环己胺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2月5日,东营市环境保护局以东环审[2013]20号《关于垦利县东垦更新化工厂N-甲基吡咯烷酮、环己胺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予以批复。项目属于分期建设,分期验收。项目一期(1万吨/年环己胺项目)已于2015年11月13日通过东营市环保局验收,验收批复文件为东环审【2015】203号。项目二期开工时间 2014年5月开工建设, 2017年3月建设完工,2017年3月27日取得垦利区政府批准的试生产文件。因吡咯烷酮市场不好,2017年10月26日正式试生产。调试的公布日期为2017年10月26日~2018年3月26日。本项目环保设施调试期间运行正常,主要环保措施介绍如下: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导热油炉烟气和一甲胺吸收塔尾气。厂区自备140万大卡导热油炉,燃气来自和利时天然气,排气筒高度为30米;一甲胺尾气经四级吸收塔吸收后排放,排气筒高度大于20米。无组织排放气采用内浮顶罐+氮封严格控制,一甲胺水溶储罐、真空泵尾气经吸收塔吸收后排放。
本项目废水来自一甲胺水溶液。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一座,生产能力为35t/d。采用物化(三效蒸发浓缩回收)和生化(生物工程)相结合,以生化工艺为主导的工艺流程,对废水进行处理,经过浓缩、调节、生化、气浮分离等工艺单元,将无机污染物以固体分离,有机污染物转换成CO2、H2O和剩余污泥,使污水得到净化。污水处理后排入垦利利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管网,厂区建设1060M3事故池一座。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危险废物v有:丁内酯焦油、吡咯烷酮焦油、废催化剂和污泥。危废收集和储存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储存控制标准》(GB18957-2001),公司每年与淄博思沃瑞重山科技环保有限公司签订危废转移合同。
本项目选取消声器、隔声装置、减震等措施,并进行合理布置确保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 类标准。